会员专区

首页>初中
家长必读 家长关注热点

如何将迷失于网络的孩子从沉船中救出?

发布时间:2022-03-02

 青少年学生是网民的主体,享受着网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容易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加强对网络的了解研究,有效地预防、应对和解决孩子的网络问题已刻不容缓。

1646710726568214.jpg

 一、青少年网络问题的主要表现

 网络的海量信息鱼龙混杂,一些黄色、暴力等垃圾信息对涉事未深、辨别力弱的青少年造成了极大的身心伤害。

 1、追逐庸俗、迷失自我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不完全统计,以学习为主要目的上网的中学生中国仅为2%。为宣泄苦闷,逃避现实,一些中学生便在网上寻求安慰、刺激。甚至在网上发布污言秽语,低级庸俗的帖子,随意窃取他人隐私或造谣重伤等。

 2.兴趣单一,交往弱化

 喜欢网络的孩子往往兴奋点比较单一,除了网络对其他事情提不起兴趣,常表现为萎靡不振,精神恍惚,逐渐就会远离现实生活。这种封闭式的娱乐会使孩子更加惧怕交往,容易引发人际交往障碍,甚至导致性格扭曲。

 3.网络犯罪,日渐增多

 近年来,青少年利用网络窃取机密情报,进行金融诈骗、偷窃、制黄贩黄、侵犯知识产权、编制和传播计算机病毒程序及蓄意破坏网络等的犯罪活动成直线上升趋势。

 二、完善家庭网络道德建设的策略

 一个个青春少年在网络中消沉的案例让人扼腕痛惜,一起起青少年网络犯罪案件令人触目惊心。加强对孩子的网络道德教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1.审视自身,反思改进

 一是要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现在社会节奏加快,家长因为种种原因忽略了对孩子的心理关注和情感抚慰,使得青春期子女对网络的依赖变成了一种情感代偿。二是要做好孩子上网的引路人。家长首先要对网络有正确的认识,让孩子从小树立起电脑网络主要是工具而不是玩具的正确概念。家长还要有良好的上网习惯,用良好的言行品质潜移默化地教导孩子。

 2.主动学习,言传身教

 很多家长自身不了解网络,缺乏对孩子正确上网的引导能力。上网本身没有错,关键是怎样上网和上网做什么。简单地反对孩子上网不是万全之策,孩子上网,宜疏不宜堵。家长要想在家庭网络教育中有发言权,应该主动出击,自已掌握好电脑和网络知识,努力赶上孩子的步伐才能言传身教地指导孩子。

 3.未雨绸缪,预防为先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发布的未成年人网瘾调查报告显示,网络成瘾比例在初二年级增幅最大,也就是说这个学龄段的孩子最容易沾染网瘾。

 (1)创造良好的家庭网络环境

 “疏”。大多数家长因担心孩子染上网瘾而试图禁止孩子接触网络,不允许上网。但这正是许多孩子滑向网瘾深渊的一个重要原因。家长应创造可控制的家庭网络环境,电脑最好摆放在客厅,这样既可方便每一个家庭成员使用,还可以防止孩子躲开家长视线上网而失控。

 “导”。网络资源丰富,但是陷阱颇多,家长要帮助孩子选择优秀网站。指导孩子利用网络进行信息的搜集、筛选、组织以拓宽自己的视野增长见识。

 “防”。家长要跟孩子约法三章:约定上网时间地点,明确上网任务,划定上网范围。对于违反规则现象,要实行一定的惩戒措施、比如超出约定上网时间一次,取消一星期上网资格等等。这些协商后的约定最好是以文字的形式张贴在醒目的位置,以示严肃正式,出现违规现象时有章可循。

 (2)做孩子网络生活的同行者

 孩子最开始使用电脑、接触网络时,家长们多花时间陪伴在旁、给予及时的必要指导,培养孩子的识别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多尊重,多参与他们的聊天、游戏这样既可以对孩子的信息技术进行现场指导也可以对孩子的网络行为偏差及时纠正又可以适时把握孩子的思想动态。

     1646709647(1).png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