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专区

首页>小学
家长必读 家长关注热点

孩子随心所欲、自由散漫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4-04-28

a33c3a69e94041f198bbc001e3e1b14.jpg

家长咨询

儿子今年上二年级,在学校没有纪律意识,随心所欲、自由散漫,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时候他很自卑,有的时候他又很懂事,但也认识不到自身存在的问题。

他在学校没什么朋友,因为他经常抚乱正常教学秩序。他的学习成绩像过山车,要么非常好,要么非常差,考试完全随自己心情,不想答的题,即使会做,也会空白交卷。我们该怎么办呢?

刘凤华

河北省家庭教育专家团团长、北京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刘凤华解答

您的孩子是二年级的一个小男生,您在问题当中描述孩子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想干就不干;想学的时候学习成绩就挺好,不想学的时候成绩就很差。

尤其令人生气的是在考试的时候,他想答就答,不想答就把试卷空着。

事实上,有这种现象的孩子,在现实生活当中并不少见。而对待这种孩子,我们各位家长最直接的感觉就是很麻烦、很难教,对他们的教育结果就是:说也说了,骂也骂了,打也打了,最后就是不见效。

如果让我来分析这样的孩子,就一句话:“这个孩子还没有从自我中心里走出来。”而自我中心是幼儿时期孩子的典型特征。自我中心的意思不是自私,而是说他们经常沉浸在自己的想法中,随心所欲。他们不愿意也不能够从别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所以,处于自我中心中的孩子对外界的信息非常不敏感。老师、家长对他们提的一些要求,他们根本就没想到要去听,也不愿去听即使听了也不一定听得见,

听见了也不一定听得懂,听懂了也不能和他的现实行为发生关系。我们唠唠叨叨跟他们说了半天,没有对他们起到任何约束作用。我们外界对他的要求是没有用的、不见效的。

基于孩子的这种情况,我给这位家长提两条建议:

第一,利用现在的时间多和孩子一起做运动。你肯定知道,一个孩子从小到大,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征,而这些不同的特征是由他的生理发育决定的。自我中心是幼儿时期最重要的特征。5-8岁的时候,孩子就能从自我中心当中走出来了,这叫“脱自我中心化”,当然这中间有一个走出来的过程。而每一个孩子从自我中心当中走出来的时间,是受生理制约的。所以我们建议家长充分利用户外活动时间,跟孩子一起做大量的运动,通过运动促进其生理的发育,也发泄多余的能量,从而让孩子不再用捣乱、违反教学秩序的方式来获得别人的关注。多运动还能够刺激孩子大脑的发育。

第二,我建议家长和孩子沟通时,做到家长孩子手拉手。孩子经常对外界信息不敏感、所以我们跟孩子沟通的时候,沟通渠道是否畅通就变得很重要了。当我们对孩子提一些要求孩子听不见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拉着他的手,既对他表示关怀关注,同时也是一种提醒。比如你对孩子说:“今天你吃饭了吗今天你吃的什么饭今天的饭好吃吗今天你干什么了这件事有意思吗”在手拉手的过程当中,我们要观察孩子,努力让孩子的语言、思维和专注力,跟随着家长走。我们要尽可能有效地把孩子从自我中心当中拉出来,避免孩子随心所欲地沿着自己的思维方式往前走。手拉手的提醒能帮我们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思维阻断,促使孩子对外界信息进行积极的反馈。如果经常进行这样手拉手的活动,不仅能让孩子更明确地感受到我们对他的关注、关心,而且能让他更有安全感,更加自信,能够打通孩子跨感觉

的通道。如果家长和孩子之间经常做这种训练活动,孩子的自我中心行为就会得到有效的改善。